首页手游攻略 日本稳定币进展:监管领先,采用滞后

日本稳定币进展:监管领先,采用滞后

佚名 2025-08-25 15:12:04

上周五在大阪举行的WebX金融科技博览会上,专题讨论小组探讨了日本稳定币生态的发展现状,重点聚焦监管进展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落差。

与会嘉宾包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矶轮昭男、Progmat首席执行官斋藤达也,以及Circle日本区经理榊原健太,讨论由DeFimans首席运营官/财务官坂上健太主持。

日美稳定币监管路径对比

日本金融业对与法币1:1锚定的数字货币稳定币兴趣渐增。8月19日,日本金融厅批准了该国首个日元稳定币JPYC,计划于今秋正式发行。实际上,日本自2022年起就已建立监管框架,具备先发优势。

反观美国,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等稳定币在联邦立法前就已广泛流通。今年7月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《GENIUS法案》才为发行机构建立监管框架,规定发行量超100亿美元的稳定币需接受联邦监管——仅USDC的流通量就达670亿美元,现归货币监理署管辖。

Circle的榊原健太指出三大差异:

矶轮昭男分析道:"美国因短期国债收益率较高,Tether和Circle的稳定币总发行量达30-40万亿日元。日本低收益率环境限制了发展空间。"他特别强调反洗钱挑战:"银行通常承担AML管理,但稳定币发行方需自主确保合规,这仍是核心难题。"

发行机构面临的操作挑战

由日本大型银行联合创立的数字资产基建平台Progmat CEO斋藤达也谈及实操障碍:"根据发行主体是银行还是加密相关企业,监管影响存在微妙差异。"

他进一步解释:"零售交易鲜少超过100万日元,但处理企业或机构客户大额转账的银行需遵守更严格规则。确保全场景合规仍是挑战。"

市场潜力与全球溢出效应

与会者一致认为JPYC作为日本首个日元稳定币具有里程碑意义。榊原健太阐述Circle战略:"我们三月底在日本启动USDC业务。市场已提出包括国际大额支付与资金管理上链等用例,对日元稳定币需求强烈,预计《GENIUS法案》将为日本生态带来积极外溢效应。"

日本自2010年代末推广二维码支付的经历为稳定币应用提供借鉴。矶轮昭男指出:"初期多套QR标准造成用户混乱,后期互通性改善。稳定币发展或将遵循相似轨迹,早期统一代币标准至关重要。"

他补充道企业银行业务可能受益于内部稳定币:"跨国企业通过现金管理系统归集资金,但时差导致转账延迟。稳定币可实现即时调拨,提升运营效率和人力产能。"

稳定币相较无现金支付的技术优势

斋藤达也强调技术突破:"现行无现金支付数据孤岛化,各商户系统互不相通。基于统一标准的稳定币可实现跨代币自由兑换。"

他预言市场将经历整合:"初期会出现多种稳定币,但最终将走向融合。"斋藤总结道:"《GENIUS法案》和JPYC的发行是对日本金融业的警醒。当下忽视稳定币的风险已大于参与其中的风险。"

我要分享:
推荐合集
热门阅读